前段时间一位同行向我倾诉,在一个诉讼案件中,她倾囊而出,尽心竭力,但客户并不买账,为此她感到很苦恼。在她叙述“案情”时,我发现,她确实做了很多工作,研究法规,查找判例,为客户也做了长远规划,但这些耗时费力的“幕后工作”她从没有和客户提到过,一直是默默付出,呈现给客户的工作成果就是不到2页纸的诉状,不到2页纸的证据目录,还有就是一次立案、两次开庭的“跑腿活”。客户觉得,律师的工作也太容易了,收这么高的律师费,真贵!而她呢,感觉自己忙了这么久,做了这么多工作,到头来客户还不领情,很伤心。
我没见过那位客户,不便于评判,单从我的视角来看这位女律师的工作,我觉得双方不合拍,与女律师缺乏与客户的沟通有关。今天我想从自己的视角谈一谈“律师与客户的沟通的那点事儿”,想到哪说哪,到不到的还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。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,请勿对号入座。
我是一位诉讼律师,就是在法庭上激烈抗辩、侃侃而谈的状师。同时我也是几家公司的法律顾问,为公司业务提供法律支持。在办案过程中我发现,无论是诉讼业务还是非诉业务,律师与客户间的沟通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,有效的沟通尤显重要。它不仅能让我们充分了解客户需求、详尽掌握案情,也能调动客户给予我们理解与配合。那么,怎么和客户有效沟通呢?我觉得用两个字概括,那就是——“做”、“说”。
【做什么】
就拿上边那个女律师的情况来说吧,客户看到的只是诉状、证据目录,一共加起来可能不到4页纸,但这4页纸的背后是需要大量工作支撑的。首先,律师接案时,需要将客户叙述信息记录在案,形成接案笔录,这期间,律师要通过聆听客户叙述了解诉求,同时,还要发现描述中的漏洞,询问与之相关的事实,从而判断有无证据相互印证。遇到不知从何说起的客户,为了能在有限时间里掌握症结所在,律师一般会采用提问的方式了解案情,相当于我们给客户提供了一个提纲,让客户有的放矢。
形成接案笔录后,律师会整理出上庭时所需的证据材料,要求客户提供,这些证据不是客户手里有什么,收什么,而是通过对法律关系的判断,整理出证据链,需要什么,收什么。
证据准备充分后,才是起诉状的起草,撰写诉状的同时还要翻阅浩如烟海的法典,查阅汗牛充栋的案例,从而确定初步庭审思路,力争通过诉状向法官讲述“我们”了解的情况,这也是对法官思路的一个“引导”。
工作做到这,客户能看到的就只有那不到4页纸的文件,其实,这样的体量刚刚好(注:不包括案情庞杂、情节繁琐案例),只要把案情交代清楚,法律关系把握准确,不一定非要长篇大论。法官也是专业的,说的恰到好处才是水平!而这中蕴含的就是律师的缜密研判以及对诉讼思路的准确定位,这就是律师专业性在观点上的体现。
庭审时,律师并不像港剧、美剧描述的那样,在法庭上边踱步边争论,甚至一句“反对!”就能打断对方律师的发言。中国内地基本属于大陆法系,准确的说是社会主义法系,审判是“究问制”的, 由法官控制辩论的争议焦点,推动诉讼进程。所以,律师在法庭上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,这就要求律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语中的。要知道,在庭上,律师需要说服的不是对方,而是法官!法官多么专业、多么权威,能够说服法官,诸位看官,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吧?但,这就是律师的工作,这也是律师专业性在方法上的体现。
【说什么】
律师是一个非常烧脑的职业,尤其密集开庭的时候,律师要不断切换案情,不断探索思路,同时还要随时关注查封财产的情况,执行案件的进展,等等。去年年底,我和师父合办了16个“串案”,连续两周,从早上9点一直开到晚上6点。那真是从晨曦初露看到华灯初上,闭庭后,感觉很疲惫,就像跑了5km。兴奋了一整天的大脑,到晚上真的闲不下来,失眠是最常见的“庭后综合症”。
律师工作如此辛苦,要不要和客户讲呢?就我个人而言,我认为在你受到质疑的时候,有必要说出来。为什么?一、捍卫自己的职业尊严!二,也是最通俗的说法,你得让人家知道律师费花在哪了吧?!那怎么跟客户说呢?我曾经的一位领导这样说过“工作,需要量化。量化,需要用数字说话”,我觉得适用于每个行业和岗位。当面对质疑时,作为律师,你要向客户说明你翻阅了多少法典、查询了多少案例、写了多少稿件、制订了多少个诉讼思路、为客户思考了怎样的保障措施……这些就是职业、敬业、精业的体现。我们做到了,为什么不能说出来?人心换人心,只要听得懂,多少能理解吧,就算不能做到体己,起码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吧。
【怎么说】
曾经在与客户的沟通上,我也遇到过瓶颈,困惑中,向一位前辈请教,他的话我铭记于心并认同钦佩,他说“当对方过于强势,你又让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试着进一下,如果对方让了,那就继续,如果对方不让,那你就要考虑是退回来还是顶上去,亦或是放弃。在你进我退的周而复始中谈判,这,就是沟通”。
沟通,是心与心的碰撞,是观念与观念的撞击,是真诚与善意的交融。如果你的善意不能被理解与认同,也不需要奉令承教,请相信“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。你若精彩,天自安排。”
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北京市中灿律师事务所立场无关。如需转载或者引用本文,请注明文章来源或出处。谢谢。